人身险保费增速现分化
总体按保费增速看,2022年前10月中国人保保费增速最高为9.34%,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343.21亿元,而中国人寿前10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速则出现下降,微跌0.05%,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745亿元,其他数据如下图所示:
(数据来源:上市险企公告)
因保险业处于深度转型期,上市险企寿险业务仍呈现承压态势,寿险数据分化明显。
2022年前10月太保寿险、人保寿险、新华保险同比增速实现正增长,平安人寿、中国人寿则出现负增长,增速分别同比下降-2.60%、-0.05%,具体如下图所示:
(数据来源:上市险企公告)
对于寿险保费出现分化原因,国泰君安非银分析师刘欣琦认为,太保寿险预计对全年收官要求较高,大力冲刺全年业绩推动单月保费较快增长,尤其太保寿险推出爱享金生(两全险+附加医疗险),成为有力获客产品,带动其他主力产品销售。而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10月业务重心逐步转向2023年开门红,导致单月保费承压。
刘欣琦预计,年末业绩冲刺对各家公司NBV(新业务价值)贡献有限,预计全年上市险企NBV仍然承压。
10月单月数据显示,太保寿险、新华保险保费增速分别为29.4%、3.5%,而平安人寿、中国人寿、人保寿险均呈现负增长。此外,人保寿险10月单月保费增速大幅下滑39.5%。
一位券商非银首席分析师认为,人保寿险单月保费大幅负增长,预计主要为前期业务质量欠佳导致续保业务承压。
“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像钟摆一样,在向下摆的阶段,实则是积聚向上的力量。”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在2022第三届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表示,不要因短期承压而丧失对长期的信心。就未来寿险产品转型的方向,其透露,会坚持保障和长期储蓄,持续开拓新客户市场和新兴产品。未来也将向下一代分红、下一代投连,变额年金等去做准备和努力。
产险业务平均增速超10%
与寿险表现相比,财险业务表现则超预期,平均增速均超10%。
从具体数据来看,2022年前10月,人保财险、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保费收入增速分别为10.01%、11.35%和12.11%,分别实现保费收入4101.56亿元、2456.03亿元和1441.04亿元。
(数据来源:上市险企公告)
与此同时,中国人保方面还披露了车险、非车险保费收入数据。2022年前10月,人保财险实现车险保费2175.57亿元,同比增长6.8%;在非车险业务方面,意外伤害及健康险、农险、信用保证险,分别同比增长15.4%、22.3%、129.2%。
平安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,从中国人保主要业务10月单月保费增速来看,车险保费同比+4.1%,增速连续两月环比回落,主要由于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反复、汽车消费边际回落。信用保证险(+145.2%)>意健险(+48.7%)>农险(+6.7%),意健险单月保费高增主要系政策性业务拉动。
从全行业整体表现来看,据银保监会10月底官方披露数据显示,今年前9个月,保险公司实现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654亿元,同比增长9.93%。
对于财险业务整体转暖原因,一位券商非银分析师对《财经》记者表示,车险综改后,车险保费大幅下滑是在改革的第一年,即2020年9月19日至2021年9月19日,所以自2021年四季度开始,车险保费基数就较低。加之今年3月、4月新冠疫情影响,车险保费又有所下降,而到了6月则出现地方刺激汽车消费政策较明显迹象,所以整体上车险保费在基数比较低的情况下实现了高增长,带动了财险行业正增长。
不过该券商非银分析师认为,目前新能源车免购置税政策利好,短期内财险业可以维持增长。但从长期来看,消费需求肯定需要持续拉动,车辆销售仍需持续刺激。